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产制造环节是企业核心价值创造的主要环节,而ERP系统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效果不理想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速达软件将从功能匹配、管理文化、数据分析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ERP系统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功能匹配不足
1.ERP系统设计与生产制造业务流程不匹配
ERP系统最初设计时主要用于金融、人事、采购等领域,其业务流程和核算方式与生产制造业务不完全契合,使得系统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制造业务需求。例如,生产计划、生产进度跟踪、设备调度、生产质量检验、原材料库存管理等这些生产制造业务在最初的ERP系统设计中并没有系统考虑。
2.用户定制化能力不足
由于ERP系统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制造、销售、采购、财务等多个环节,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差异较大,因此,ERP系统在设计之初往往没有考虑如何支持不同企业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导致ERP系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制造业务的个性化需求。过于死板的流程化操作使得不同企业无法定制化操作,无法提高企业生产制造流程的效率和适应性。
二、管理文化不适应
1.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ERP系统在生产领域应用需要基础硬件设施的支持,例如,在生产制造高强度下需要不停运转的机器上,工人常常存在技能和操作上的不足,或者没有从基础开始系统的学习使用,直接学习上层的操作逻辑,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性问题。可发现,技术的过硬并不意味着操作的水平足够,因此应对ERP应用管理文化已经是当前生产制造领域的难题。
2.管理体系不规范
在ERP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企业称管理信息化需要管理咨询的支持,然而,大多数企业使用的管理咨询团队并不是专门针对生产制造的团队,导致生产制造的管理看似信息化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人工劳动时代,仍然使用过往的管理方式,ERP系统的使用因而可能难以支撑企业整体管理模式的转变。
青岛速达天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提供ERP管理软件,进销存管理 ,财务管理,OA系统,CRM系统,MES系统,订货平台,云docker,智能AI管理软件等软件系统定制部署及服务。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单单是一个软件、更是根据客户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的企业管理流程,制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效率,提升竞争力。如有需求,联系我们:18953277780/80912577。